伴随着庄重肃穆的仪式,16名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归山陵公墓纪念园,深埋于花坛内。数日后,这些骨灰便会与土壤融为一体,回归自然。这已是市殡仪馆第二次举办免费集体生态葬公祭仪式。、

3月31日,伴随着庄重肃穆的仪式,16名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归山陵公墓纪念园,深埋于花坛内。数日后,这些骨灰便会与土壤融为一体,回归自然。这已是市殡仪馆第二次举办免费集体生态葬公祭仪式。

在老百姓的传统观念中,人去世后有“厚葬”的传统,然而近年来,襄阳市殡仪馆一直致力于推广绿色殡葬理念,在殡葬开支上,鼓励市民节俭办丧,不盲目攀比;在安葬方式上,不遗余力地推介树葬、花坛葬、壁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。

市殡仪馆副馆长何德群告诉记者,国家九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内涵,突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价值导向,也为殡葬行业指明了绿色发展方向。因此,该馆近年来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,不但举办多种活动邀请市民参与,还通过广大新闻媒体,面向社会广泛传播这项理念。

记者在归山陵公墓走访时了解到,该公墓目前有三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。公墓的院墙依山而建,壁葬区则依墙而设。骨灰盒被放入墙壁排序的格位中,格位用石材板封闭,并在石材板外表面刻上死者姓名,供亲属祭扫。

树葬则是“以树代墓”,在公墓的特定区域为死者植一棵树或选择一棵大树,在树前挖土坑并将骨灰直接埋入坑中,除了留下一小块标识牌外,不单独做坟头或者立碑。花坛葬、草坪葬与树葬类似,是将骨灰装入可降解骨灰盒后,埋入花坛或草坪土下。

记者注意到,该馆对生态葬区的选址和细节设置都极尽心思。树葬和花坛葬位于墓区主通道的两侧,以大型喷泉为中心,绿树芳草为点缀,辅以音乐相伴,为祭扫者营造出非常雅致的祭扫环境。壁葬区建有古典气息浓郁的雕塑和檐廊,祭扫时不必担心风吹日晒,石板旁还专门安装了鲜花卡扣,祭扫时只需插上一束鲜花,既简单又美观。

记者还发现,因为空间限制,节地生态葬区的逝者家属很少有人携带火纸,他们已经习惯采用低碳、环保、文明的祭扫方式。

何德群告诉记者,在安葬开支方面,采用节地生态葬是非常低廉的。除了壁葬需要交纳少量的管理费,树葬和花坛葬不用交纳管理费,市民唯一的开支就是选购一块石板用来篆刻逝者姓名,便于祭扫。

据介绍,近年来,市殡仪馆大力推广生态环保葬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认可并最终选择节地生态葬的逝者家属越来越多。截至目前,已经在归山陵公墓壁葬区安葬129人、花坛葬79人、树葬3人,免费集体节地安葬19人。